网站公告:
北京辉煌智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农资、化肥、种子专业管理系统
行企新闻 commonsense knowledge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企新闻
为了那一粒最好的种子
添加时间:2018-11-30

日前,郭进考(右)在指导学生进行小麦育种试验。记者 田瑞夫摄

□记者 赵红梅

在全省节水麦种植关键技术培训班上给基层农技人员授课;

去辛集市马兰农场布置落实小麦育种试验;

去正定、栾城等地落实节水小麦示范田创建情况……

这是石家庄农科院名誉院长、省小麦专家顾问组组长郭进考普通一周的工作安排。

他先后育出26个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小麦品种,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发明一等奖1项,两次获省长特别奖,一次获省突出贡献奖。他培育出的小麦品种推广到8个省份,累计种植面积4.2亿亩,增产小麦105亿公斤,节水125亿立方米,创经济效益上百亿元。但年近古稀的郭进考没有止步,依然在新时代的麦田里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从育种到技术推广、产业体系建设,目标一个接着一个,永无止境……

育种方向随势而变,只为寻找那一粒最好的种子

日前,正在为今秋小麦选种的郭进考接到一个电话。

“郭老师,您今夏收获的小麦创新种质资源中,有一个稳定时间长达40分钟,并且吸水率、蛋白质含量、拉伸、湿面筋等指标也都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挂掉电话,郭进考像个孩童般灿烂地笑了。

“离我第三个阶段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今秋,接着种这个有苗头的种质资源第六代。”郭进考说,一个合格的育种家,要准确把握环境的变化、市场的需求,并以此为据不断调整育种方向。目前,他正在选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种质资源。

育出26个小麦新品种的郭进考,把自己的育种生涯划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前,粮食短缺,食不果腹,郭进考把高产作为首要育种方向。他培育的冀麦26实现了北方麦区亩产300公斤到400公斤的跨越,缓解了北方地区一年两熟制光热资源不足、夏秋粮争时的矛盾,促进了夏秋粮均衡增产,成为本区域第6次品种更新主体品种。

他培育的冀麦38,不仅刷新了我省当时的高产纪录,也一举将我省小麦产量带入“亩产千斤”的新时代,成为上世纪90年代全国十大品种之一,被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为华北地区1年两熟制小麦高产提供了品种支撑。

进入21世纪,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问题日益凸显,地下漏斗区不断扩大,在农业用水中,小麦又是用水大户。郭进考随即又把育种方向由单纯高产转到了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的培育上,带领课题组寻找最“耐渴”的种子。

他和他的团队通过技术创新,运用“前水后旱,同一世代水旱复合选择”节水高产育种新方法培育的石4185新品种,在6省区推广面积5483.3万亩,节水16.3亿立方米。

随后,郭进考势如破竹,一发不可收。石家庄8号、石麦15、石麦22……一批更加优异的节水抗旱与稳产高产相结合的新品种相继问世,“一水保千斤”的梦想成为现实。

今年6月,石麦15、石麦22等我省的6个品种被评选为黄淮麦区北片节水性较好的绿色小麦品种。

许多人都说,60多岁的人了,功成名就,该歇歇了。但郭进考没有止步,因为他又有了新目标——

“近几年,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出现,优质专用麦成为市场新宠。培育市场需要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让农民增产又增收,是我的目标。”

为此,今年,郭进考在马兰农场进行了5个组合200多个品系的资源与种质创新材料种植试验,并从中发现了优质专用小麦的好苗头资源。

目前,他正在和河南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进行大联合、大合作,对早代(二代以上)种质资源交换使用,丰富育种材料,加快育种进程。

光培育出新品种还不够,还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秋收种麦时节,在马兰农场大地种业公司的种子加工车间,工人们对小麦种子进行装袋封存,每一袋种子里都有一张与本品种配套的栽培技术明白纸。这是郭进考立下的规矩:繁种单位要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一起传授给农民。

郭进考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近两年,农民种节水麦积极性日益增加。一次,郭进考在辛集市查看小麦长势,一位农民告诉他,自己种的节水麦效果没有预期好。郭进考刨根问底发现:原来这位农民按照普通小麦管理方式浇了3水,水多了反而减产了。

这件事让郭进考深思:只有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应用,才能把品种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发挥良种的最大效益。科研人员培育出的新品种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脾气特点自己最清楚,因此科研人员必须到田间指导,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于是,他开始种示范田,先后在藁城、赵县、辛集等地,建立节水高产示范田,并把种植技术规程写在地头的牌子上。

如今,这些示范田成了农民学习的样板田、科技人才的培训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帮助农民掌握小麦管理配套技术,郭进考主动调整工作方向,把多培育良种调整为“良种与良法相结合、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相结合”。

整个小麦生育期,郭进考时而现身藁城刘家庄村、赵县试验基地的田间地头,时而出现在栾城万亩示范田里,带上自己的研究成果,面对面给农民讲管理技术。

由于郭进考实践经验丰富,能讲到点子上,与农民想的在“一个频率”,一听说老郭来了,农民们都会将他团团围住,问这问那。

如今,在我省小麦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播后镇压、推迟春一水等小麦关键集成技术,都有郭进考的辛勤付出。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研究成果不一定发表在期刊上,我最开心的事,是看到我的品种和技术被老百姓应用到生产中,促进了农民增收。这比我发表一篇论文还高兴。”说这话时,郭进考刚从马兰农场给农民讲课回来。

让自己掌握的知识服务于更宽阔的领域,推动小麦产业发展

“由于今夏小麦遭遇干热风、高温低熟等灾害,造成我省今夏收获的小麦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同样的播种量今年粒数多,会造成明年小麦密度过大,易倒伏。必须提醒农民:今秋种麦减少播量。”

“近年来,秸秆还田造成小麦根腐病、土传病有重新出现的苗头。建议植保部门及时跟进,未雨绸缪制定预防措施……”

这是郭进考给省农业厅相关部门提出的小麦管理建议。

郭进考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多少次为政府部门制定小麦发展决策提供建议。

作为小麦专家,特别是成为省小麦专家顾问组组长、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之后,郭进考有了更多的机会从宏观层面了解小麦生产的现状。

如今,郭进考思索的,不再局限于育种和技术推广,而是整个小麦产业体系的发展。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郭进考积极投入到抗灾夺丰收的研究中。

他每年组织省小麦专家组成员,在小麦越冬前、返青、拔节、抽穗期深入到30多个县(市、区),对不同类型地块的苗情、墒情、病虫草害情况进行实地考察。针对考察情况主持起草的《河北省小麦冬前生长情况及管理技术建议》《河北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河北省小麦中后期管理建议》,均被采纳印发全省,推动了我省小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小麦病虫害发生频繁,一家一户防治效果欠佳,夏粮安全遭遇挑战问题,郭进考和小麦专家组成员向省政府建议,扶持农民合作组织采取“一喷综防”统防统治预防措施,这一建议得到采纳。如今,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已成为常态。

此外,他提出的节水麦良种补贴、农机深松等建议也被相关部门采纳应用。据不完全统计,他先后向农业农村部、省市有关部门提供小麦产业发展建议60余项次,均得到相关部门重视。

“我的生活已离不开小麦,只要几天见不到麦田或者麦粒,心里就觉得缺了点什么。”手捧即将播下的麦种,68岁的郭进考满脸的享受……cczt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