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10851284
- 974993029
- 974993029@qq.com
-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中黎科技园3号楼C座401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281万吨(2856亿斤),比2019年增加120.8万吨(24.2亿斤),增长0.9%。全国夏粮生产不仅再获丰收,而且产量创历史新高。毋庸置疑,在喜人成绩的背后,是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的加速推进。
在既定的目标下,全国上下紧紧围绕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一主线,促进粮食增产,实现农民增收。经过不懈努力,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建成7.2亿亩高标准农田。
为进一步扩大粮食产能、提升农田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国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5年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进一步提高。
政策发力,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然而,曾几何时,耕地大小不均、高低不平,质量偏低等问题,一度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国务院相继核准、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
据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大型灌区骨干工程完好率60%,中小灌区干支渠完好率仅为50%左右,大型灌溉排水泵站老化破损率达75%左右。特别是田间渠系不配套,“毛细血管”不通畅,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薄弱,一些地方“旱不能浇、涝不能排”的问题突出。与此同时,叠加耕地大小不均、高低不平,质量偏低、污染损毁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严峻挑战。
为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由财政部组织制定的一项包含了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通畅、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等内容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于2013年经国务院批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该规划作为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规划之一,对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及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按照粮食主产区、非粮食主产区进行规划,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一是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其中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完成3.4亿亩;通过统筹和整合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财政性资金完成0.6亿亩。亩均粮食生产能力比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前提高100公斤以上;二是完成1575处重点中型灌区的节水配套改造。通过改造,有效灌溉面积明显扩大,灌溉保证率和工程完好率显著提高,农田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
2015年,随着我国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新挑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在同年印发了《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到2020年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进一步夯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础,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同时强调,坚持把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首要前提。坚守耕地红线,做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稳定提升粮食产能,确保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紧扣任务目标,粮食大省率先垂范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粮食大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步伐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历来高度重视耕地建设性保护的黑龙江省,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响应国务院部署,早在2013年就出台了《黑龙江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2011-2015年)》,明确总体任务是:2011-2015年,投资479.01亿元,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3197万亩,新增耕地31950亩;加强30个县(市、区)和6个农垦管理局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建设,巩固提高五常、海伦、虎林、五大连池市和前进、八五八农场等6个国家级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500处万亩以上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
截至2015年底,黑龙江省由国土、发改、农业、水利等部门共同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3501万亩,并通过国土资源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报备,超额完成国家“十二五”时期下达的3197万亩的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
随后,黑龙江省按照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战略部署要求,适时提出《黑龙江省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3——2020)》,将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该省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紧密对接,确定到2020年建设1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的目标,与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战略目标高度契合。
“十三五”时期国家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明确到2020年全国确保再建设4亿亩,力争建设6亿亩高标准农田。其中下达黑龙江建设任务是3431至4989万亩。
2016年,黑龙江省由国土、发改、农业、水利部门共同建设完成的高标准农田949.79万亩,在五部委联合组织的2016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考核中受到通报表扬与肯定。
2019年,黑龙江省政府更是把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全省“百大项目”,列入省政府重点工作和重要督办事项,举全省之力督导推进。为保证工作有衔接、管理不缺位,在全国率先制定了《黑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指导意见》《黑龙江省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规程》《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质量飞检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与此同时,在全国率先实行高标准农田调度制度。建立“7天数据、10天调度、15天通报”督导推进机制。逐市逐县逐项目全程跟踪督导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形成省级抽查、市级普查督导推进机制,全程跟踪、强力督战。
功夫不负有心人。资料显示,2019年,黑龙江省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802万亩,落实配套资金12.6亿元,完成总投资91.7亿元,建设规模和资金投入都实现了历史新突破。
黑龙江省北安赵光农场宣传部王静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近4年来,北大荒农垦集团北安分公司累计投入近5亿元,推进水利工程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每年为国家提供优质商品粮42亿斤。”
农田建设任重道远
根据农业农村部消息,我国自2011年开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到2017年年底,已建成5.6亿亩高标准农田。而2018年、2019年各地新增高标准农田分别为8200多万亩、8150万亩。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建成7.2亿亩高标准农田。
专业人士指出,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节水节电率分别可达24.3%和30.8%,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可分别减少13.8%和19.1%。同时,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后,平均每亩可带动农民增收近500元,提升率为56.4%;项目区平均每亩地块增值231.1元,提升率为48.1%。而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只要管护得当,农田基础设施可以有效运转15年以上,成为保障农民和村集体持续受益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每年持续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毋庸置疑,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功不可没。
但面对成绩,我们也要看到这样一个现实:人均耕地不足,耕地质量总体不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即便到2022年建成了10亿亩高标准农田,届时高标准农田也仅占全国耕地面积一半左右,农田建设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在7月14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负责人就《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时明确指出,农业生产基础支撑还不牢固,低产田还有4亿亩、占到耕地面积的22%。
为此,上述文件要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重点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开展整治田块、建设灌排设施、整修田间道路等工程;支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提高建设质量;确保2020年完成8000万亩、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
展望未来,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的有序推进,我国将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的底线,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
更多行业资讯,请多多关注农资王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