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10851284
- 974993029
- 974993029@qq.com
-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中黎科技园3号楼C座401
“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为牢牢端稳粮食安全“饭碗”,近日,贵州省剑河县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防灾技术培训和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工作,着力构建“人防+技防”的防灾体系,全力守住群众“粮袋子”。
炎炎夏日,南明大坝成片的稻田郁郁葱葱,水稻长势喜人,百余名种植户围在田间地头,聚精会神聆听农技人员讲解科学防治技术。
“眼下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期,也是病虫害高发期,我们一定要及时预防,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农技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户传授如何识别病虫害、科学施肥、安装和使用诱捕器等关键技术要点。针对农户提出的田间管护问题,农技人员也结合实际案例一一解答,现场“手把手”指导农户安全用药。
“以前种田全凭老经验,有次发现稻叶发红,还以为是打药出了问题。今天参加培训才知道,这是钻心虫害的症状。看来光靠老经验不行,还得不断学习新技术,才能种出好庄稼啊。”种植户潘小诺感慨道。
今年以来,剑河县已开展农业防灾技术培训12场次,覆盖农户360余人次,发放技术手册1200余份,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模式,让农民从“经验种田”转向“科学种田”。
“现代农业防灾必须转变观念,要从被动救灾转向主动防控。”剑河县种植业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谌孙松介绍,“目前我们指导的重点是做好农作物的及时排水和追肥工作。特别是当前高温高湿天气容易诱发病虫害,要及时指导农户提前进行防治,保障粮食稳产。”
培训现场,农技人员还演示了无人机飞防作业,系统讲解了“空中+地面”的立体防控体系。在植保无人机开展高效统防统治的同时,地面绿色防控技术也在同步推进。技术人员在主要粮油产区科学布设害虫诱捕器,利用性信息素精准诱杀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主要害虫。与传统防控相比,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减少30%以上的化学农药使用,也显著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我们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今年3月以来组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380余人次,实现全县13个乡镇(街道)技术指导全覆盖。”剑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斌介绍道,“今年雨量多,雨季长,容易诱发农作物病虫害,下一步我们将扩大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范围,计划新增无人机飞防服务面积1.1万亩,推广生物农药5000亩,并持续加强农户防灾减灾培训,为全年粮食稳产丰产保驾护航。”
来源:剑河融媒体中心